模具預熱對壓鑄模具壽命的影響

影響壓鑄模具使用壽命的因素很多,其中模溫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,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,盡可能地將模具工作狀態(tài)保持在一定溫度范圍是非常必要的。
在實際的壓鑄生產過程中,壓鑄模具在生產前應預熱到一定的溫度,否則當高溫金屬液充型時會產生激冷,導致模具型腔的內外層溫度梯度增大,形成熱應力,使模具表面龜裂,甚至開裂。壓鑄模具型腔材料的熱處理工藝要求型腔加熱時要階梯式慢速升溫,去應力溫度一般為540℃,保溫10小時左右,然后隨爐冷卻,這樣就減少了模具型腔表面的應力集中。
目前,在國內壓鑄行業(yè)中,根據預熱的加熱方法不同,模具預熱可以分為電加熱及紅外線加熱、天然(煤)氣加熱、模溫機(油)加熱等。
1、電加熱及紅外線加熱
主要靠發(fā)熱管及紅外線熱源加熱,具有清潔、使用方便的特點,缺點是熱輻射距離小,加熱效率低?,F在的壓鑄模具一般不采用。
2、天然(煤)氣加熱
目前普通工廠在廣泛使用的一種方式。適用于不同模具形狀。加熱器由管子制成,有很多小孔,噴出氣體,火力大小可以調節(jié)氣閥來實現。清潔無污染,可局部加熱。缺點是靠人控制,不注意容易燒壞模具,對操作工的要求高;并且在加熱過程中使模具表層和深層形成很大的溫度差,造成模具型腔表層反復承受拉應力導致熱疲勞龜裂,成為開裂的發(fā)源點,更終導致模具提早龜裂報廢。
3、模溫機(油)加熱
加熱均勻,溫度調節(jié)采用智能控制,控溫精度高,可滿足高工藝標準的嚴格要求。運行控制及安全監(jiān)測裝置齊全完備,升溫過程全自動控制,操作簡捷,安裝方便。閉路循環(huán)供熱,熱量損失小,節(jié)能效果顯著,無環(huán)境污染,使用范圍廣。缺點是加熱靠熱傳遞,升溫較慢,費用高,但通過智能化改進,現在這種技術已經趨于成熟,現在有實力的壓鑄廠家都已經普遍采用。
所以在模具預熱方式的選擇中,每個企業(yè)會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預熱方式,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:壓鑄模具在進行生產前必須預熱,哪怕是采用更原始的慢壓射生產來進行燙模預熱的方法,也是一種模具預熱的方式,目的都是為了使模具溫度達到生產時需要的溫度。
結論
1、壓鑄模具在生產前必須進行模具預熱。
預熱模具可以達到以下目的:
a.能減少熱模件的數量,減少浪費,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。
b.能延長模具使用壽命,能使模具產生熱疲勞裂紋的時候時間延長,減少金屬液對壓鑄模具的熱沖擊。
c.能使模具空隙部分得到膨脹調整,防止滑動部分金屬液的流入,導致卡死模具。
2、現階段采用模溫機加熱是更理想的模具預熱方式。
3、模具預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時的成品率,提高了生產效率,降低了生產成本,同時可以大大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。
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我們僅作為信息分享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請發(fā)送郵件至tokaits@163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